水利署第九河川局进行木瓜溪护岸河川环境改善工程,发现2株稀有的原生种台湾火刺木,其中1棵高达3公尺,初判树龄已逾50年,由于目前花莲全县仅存约20株原生种,九河局与林物局在此设立复育区域,将种植400棵台湾火刺木,盼恢复昔日河川生物样貌。
早期台湾火刺木原生栖地主要落在花东地区的河畔周边,因外来种入侵,加上园艺盆景热潮,1980年前后遭大量盗伐,导致以往随处可见的台湾火刺木大量消失,昔日河滩地上火刺木成林样貌已不复见。
农委会于2017年出版的台湾维管束植物红皮书名录,将台湾火刺木列为易受害(VU)等级;在环评植物生态评估技术规范中被列为第一级稀特有植物。
第九河局长谢明昌说,2019年九河局整治花莲溪时,与花莲林区管理处合作植栽2千株台湾火刺木植株造林,今年进行木瓜溪河川环境改善工程,则意外在布满外来种小花蔓泽兰的树丛中,发现2株原生种台湾火刺木相互依偎,经洄澜风生态团队调查,3米高的火刺木树龄约达50年,较一般1米高的火刺木,还要高出许多,相当罕见。
谢明昌说,花莲县内原生种台湾火刺木数量仅剩20多棵,分布在花莲溪流域,平均高度约1公尺,木瓜溪发现的原生种是目前发现最大棵,不过因2棵数距离很近,其中1棵健康状况不理想,目前由林务局花莲林区管理处协助后续治疗,也可作为复育树苗的种原。
谢明昌说,发现原生种火刺木的消息一出,让九河局、花莲林管处相当振奋,决定要投入复育工作,找回老花莲人记忆里的河滩地景面貌,预计在该处设立生态解说点,2棵原生种台湾火刺木则将围起来,作为未来生态解说的定点。
第九河川局今天邀请邻近的南华国小、铜门国小师生,在护岸工程区种下100棵台湾火刺木树苗,预计将种植400棵;此外,今年进行木瓜溪华隆护岸及初英一号堤段的河川环境改善工程,未来也可提供吉安乡公所完成环乡自行车道的最后一哩路,成为花莲新兴的河畔景点。
(中时 )
本文由:one体育 提供
关键字: one体育-官方网站